亚洲3级片_国产AV传媒无限传媒久久久久久_91视频的地址_亚洲午夜日逼
隨州網
標題:
隨州本土作家作品—— 熊欣:故鄉(xiāng)的野生植物之四:黃荊條,軟軟溜
[打印本頁]
作者:
隨州新華書店
時間:
2016-4-8 10:59
標題:
隨州本土作家作品—— 熊欣:故鄉(xiāng)的野生植物之四:黃荊條,軟軟溜
故鄉(xiāng)的野生植物之四:黃荊條,軟軟溜
本文轉載自“隨州文藝”公眾號 作者:熊欣
黃荊條,軟溜溜,我挑白米上荊州,荊州愛我的好白米,我愛荊州的好丫頭......
(, 下載次數(shù): 222)
上傳
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
這是不是我家鄉(xiāng)的民謠,我不曉得,但特喜歡,喜歡的原因可能在于它的意象熟悉生動,有吸引力,里面有我熟悉的黃荊條、神往的白米還有喜歡的丫頭。
白米在我眼中一直是稀罕之物,民謠里那個米販子敢喊著唱著要愛荊州城里的丫頭,可見當時米的金貴。而歌謠里總能唱出個丫頭來,使得我對村里那個叫丫頭的漂亮女孩“親近”不少,每當唱到“我愛荊州的好丫頭”時,小手朝她那兒一指,周圍的的人們大笑。我笑,她嘴吮著手,也笑。
(, 下載次數(shù): 185)
上傳
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
黃荊條和黃荊葉我是什么時候認識的已不記得了,只知道很小的時候,姐姐上完半天的學,吃罷飯后便提著菜簍子,趕著牛上山邊放牛邊捋黃荊葉了。春天的山野,到處郁郁蔥蔥一片,五顏六色的花兒點綴在叢林野草之間,一束束,一朵朵,一簇簇,如焰,如雪,如火,更有童趣的長長苔、毛尖、雞腿、映山紅勾引著我的胃口......開始我要跟著姐姐去,姐姐不讓,嫌我太小礙事,照顧不周回家還得挨父母的訓罵。后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,哭鼻子抹眼淚的,到底還是帶我去了,不過有個條件,得和他們一樣捋黃荊葉去。
70年代出生的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黃荊葉是干什么用的,我出生于60年代中期,那時候糧食極度緊缺,尋找能填充肚子的食物成為人們的當務之急。而黃荊條在我的家鄉(xiāng)漫山遍野都是,山坡,田邊,路旁,隨處可見,即便這樣,每叢樹的枝條上都是光禿禿的,你想啊,牛吃、羊啃,再加上男女老少的捋,怎么長也長不到那么快呀!
書上對黃荊條是這樣描述的:落葉灌木。枝呈四方形,通常為掌狀復葉對生,卵狀披針形,先端長尖,兩面有灰白色絨毛,背面較密,葉和果實均可入藥。
哦,原來這種植物一般只是把它當藥用的,而我們在那個年代卻把它拌在飯中當飯吃的。
(, 下載次數(shù): 213)
上傳
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
我兄弟姐妹多,又沒勞動力,在靠工分吃飯的歲月里,我們都能活下來還真虧了黃荊葉!
別看黃荊葉遠看一叢叢、綠茵茵一片,可近看卻稀疏疏的,因葉片又細又小,捋起來煞費工夫,半天下來捋不了多少。剛開始時,不得法,手指不是起泡就是出血,后來捋多了,就知道了輕重,既能把葉捋下來又不傷及手指,只是小小的手指變得黃黃的,事后洗也洗不掉。
晚上回家,姐姐把我們捋的黃荊葉裝在一起。母親便燒一鍋水,把黃荊葉倒進鍋里撮一遍,撈起來,然后反復地搓、揉,直到水分干了,顏色變黑了,便捏成幾個黑疙瘩,第二天早上,就可以拌在大米或面糊糊中充饑了。
初聞起來香香的,吃時也還不錯,可吃過幾次就難以下咽了,苦澀中帶種怪味。我兄弟姐妹六個,我最小,身體又瘦又弱,母親怕我拖出病來,便設法為我做些特別的,把米煮熟后,撈一碗,不拌黃荊葉,蒸的時候放在一起蒸,這樣,我就能吃到純純的白米飯了。姐姐和我年紀相差無幾,嘴里扒著飯,眼睛盯著我的碗,既嫉妒又羨慕
(, 下載次數(shù): 201)
上傳
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
但這樣的時候畢竟是不多的,在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,母親就是想讓我頓頓吃到白米飯,條件也是不許可的,所以我對黃荊葉總是帶著一種復雜的情感,又恨又愛。恨的是這么難吃我還得自己去采回來自己吃,愛的是沒有了它我們全家就得餓肚子。這種矛盾的心理現(xiàn)在想起來還讓我唏噓不已!
秋天到了,黃荊葉落光了,露出赤裸裸的黃荊條,我們又拿起鐮刀,去割那些細長細長的黃荊條了。黃荊條因其修長柔韌,最適合編筐編囤。挑土擔肥的筐子,洗菜的簍子,曬東西的笆折子,農村簡易的門簾子......可以說,家家戶戶哪里都有它的影子。
(, 下載次數(shù): 204)
上傳
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
貧賤而卑微的黃荊樹,漫山遍野地生長著,你一定很難想像,這樣一種毫不起眼的、低矮的野生植物,也許它根本稱不上樹只能稱為條,但在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,竟然能發(fā)揮那么大的作用,填補了一個饑餓的歲月!每當想起,依然對它肅然起敬!
不久前回家,我又見到了它,在故鄉(xiāng)的土地上,它還是那么自由自在地生長著,寵辱不驚地生活著,沒有因為世界是否需要它而改變自己!更有趣的是,我還見到了兒時的小伙伴“丫頭”,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,兒時的事,大概她已經全然忘記了吧!
作者:
輻射
時間:
2016-4-8 11:59
寫的不錯
作者:
鵬程電腦
時間:
2016-4-8 12:44
黃荊樹葉只是小時候搞憶苦思甜時吃過一次,煮在粥里,難吃,差不多都倒掉了。黃荊樹條倒是割過不少
作者:
曌(日月當空)
時間:
2016-4-8 18:19
作者:
波形枕
時間:
2016-4-8 22:00
波形枕頭配方之一:牡荊。別名:黃荊,黃荊條,黃荊子,荊條等等。湖北省的別稱“荊楚”中的“荊”字,源自于此植物。盛產于湖北隨州、荊門、荊州、襄陽等長江、漢江之間的大洪山脈。牡荊,性平,味甘。荊香氣味有祛風化痰、行氣止痛的特殊功效,用作波形枕頭芯料,全身是寶。其主桿是制作香木絲的上品,還可春采嫩葉,夏采荊花,秋采荊子。
作者:
蜂農之女
時間:
2016-4-9 07:16
寫得好
作者:
老鼠背槍
時間:
2016-4-9 09:53
黃荊葉,地道地產品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均川供銷社食品廠生產的“無糧糕”在隨縣最負盛名。即用黃荊葉制成干粉,加糖精后加制成一小塊一小塊糕餅狀,在縣城很暢銷。
黃荊條是當時隨縣外銷全國的特色產品,一梱梱用汽車從山區(qū)運到縣城火車站土產倉庫貨場,然后整理成標準梱,裝火車皮運銷全國。供各地農業(yè)學大寨編制作成裝土筐……
作者:
清心可以
時間:
2016-4-9 11:18
"貧賤而卑微的黃荊樹,漫山遍野地生長著,你一定很難想像,這樣一種毫不起眼的、低矮的野生植物,也許它根本稱不上樹只能稱為條,但在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,竟然能發(fā)揮那么大的作用,填補了一個饑餓的歲月!每當想起,依然對它肅然起敬!"-----------------我們當時刻對養(yǎng)育我們的大自然懷揣一顆感恩的心
文章寫的真棒,看來這文字功底確實深厚
作者:
SAP
時間:
2016-8-1 06:18
寫的好
歡迎光臨 隨州網 (http://www.pipidexia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4